首页 >> 他山之石 >> 详细内容
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 >> 正文
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5问
日期:2018-03-18 10:22:27  发布人:admin  浏览量:2152

  1.为什么要开展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答:在高等教育高速扩张的背景下,我国于2003—2008年对全国高等院校进行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这对我国高等教育办学基本条件和办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校”的方法无法促进高校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审核评估以成果导向为引导,以高校自评和监督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完善为核心,坚持“用自己的尺子衡量自己”,更注重学校的特色发展和内涵建设,既符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也能够更好地与国际高等教育评估对接。

    2.开展高校教学评估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对开展高等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评估(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工作为其中的一种形式)都有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十四条规定:“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教育质量,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和由其组织的评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四十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依法对民办学校实行督导,促进提高办学质量;组织或者委托社会中介组织评估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

    3.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主要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 提高质量是未来十年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为实现这一任务,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第二条:“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 第十九条:“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改进高校教学评估。” 第三十三条:“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 第四十条:“推进专业评价。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制度。探索与国际高水平教育评价机构合作,形成中国特色学校评价模式。建立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 第四十四条:“加强对民办教育的评估。” 第四十七条:“整合国家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构及资源,完善监测评估体系,定期发布监测评估报告。”

    4.开展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对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有何作用?

    答: 开展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评估不仅能鉴定学校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诊断学校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还可以发挥评估指标的导向作用,引导学校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深化教学改革,推动产学合作教育深入开展。同时,评估具有激励和督促作用,能够促进学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管理、建立并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形成自我约束和监控机制。实践证明,“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已经取得切实的效果。通过评估,学校教学工作水平明显提升,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学生成为直接受益者。

5.国际上主要国家开展高等教育评估的经验和做法有哪些?

答:世界上多数国家都有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国际上统称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制度),概括起来有以下共同的经验:

从评估频率上看,大部分国家都有5-8年的评估周期。

从评估内容上看,多数国家都是既开展院校评估,也开展专业认证及评估,而且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是评估的主要内容。

从评估模式上看,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认证模式,主要看被评估对象是否达到了规定的标准,结论一般为“通过”或“不通过”两种。合格评估就属于认证模式;二是等级模式,主要看被评估对象处于什么水平,结论一般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等几个等级;三是审核模式,主要看被评估对象是否达到了自身设定的目标,是否有自律机制。评估后,专家组给出审核报告,引导学校自我改进工作。

从评估组织方式上看,可大致分为三种:一是政府主导型;二是政府、社会共同参与型;三是民间主导型。而且,实行管、办、评相分离是各国的共同特点。

6.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的发展历史?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最早可追溯到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该文件在强调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同时,提出要“定期对高等学校办学水平进行评估”。

1994年起,原国家教委(教育部)对1978年以后新建的普通高等学校开展了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1995年启动了对办学历史较长、水平较高的重点大学的优秀评估。1999年启动了针对新建院校与重点大学之间的普通高等学校的随机性水平评估。

从2003年开始,教育部启动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决定用五年的时间对我国所有的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进行评估,并建立五年一轮的普通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制度。本轮评估结束后,教育部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评估指标方案做了重要调整,突出了分类指导、分类评估的理念,并决定从2011年启动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工作。

7.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二十字方针是什么?如何理解?

答: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20字方针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以评促建”,就是以评估工作带动学校的各项建设和发展,大力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包括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管理建设、教风建设和学风建设等,以及大力加强教学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为进一步提高教学工作水平提供保障。

“以评促改”,就是以评估工作推动学校的改革和创新,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修订专业教学计划,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更高要求。

“以评促管”,就是以评估工作带动学校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信息化建设,提高教学管理队伍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保障教学工作优质高效运行。

“评建结合”,就是将评估工作与学校的教学改革及长远的建设目标一并考虑,统筹兼顾,以评估促进建设,以建设提升评估,评建共进。

“重在建设”,指评估只是一个手段,而建设是关键,提高教学质量才是最终的目的。

8.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的五种基本形式?

一是开展学校自我评估;

二是实施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

三是实行分类的院校评估(包括合格评估和审核评估);

四是开展专业认证及评估;

五是探索国际评估。

9.如何理解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中的“分类评估”?

教育部在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中针对不同层次的高校分两大类进行评估,即:合格评估和审核评估。合格评估的对象是2000年以来未参加过院校评估的新建本科学校;审核评估的对象是参加过院校评估并获得通过的普通本科学校。

合格评估的重点是考察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基本教学管理和基本教学质量,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能力,学校教学改革和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和运行的情况。评估结论分为“通过”、“暂缓通过”和“不通过”三种。“通过”的学校5年后进入审核评估。

审核评估重点考察学校办学条件、本科教学质量与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及运行状况,学校深化本科教学改革的措施及成效。审核评估形成写实性报告,不分等级,周期为5年。

10.学校定位包括哪些方面?有什么具体要求?

学校定位包括学校总体目标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学校类型定位、学校类别定位、学科专业定位、办学层次定位、办学形式定位、发展规模定位、服务面向定位、办学特色定位等。

学校总体目标定位。是指在未来某个时段内,学校生存发展中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奋斗目标,是对学校未来发展趋势、发展方向的科学预见和理性思考。它是对学校发展目标和方向的总体概括和描述,具有理论性、宏观性、纲领性的特点,对其他定位具有统摄作用。

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定位。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是指高校在办学过程中以培养哪种规格的人才为主体,从而制定出相应的培养方案和质量评估标准。人才培养规格包括层次规格和类型规格。层次规格有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之分;类型规格有学术型、应用型、技术型、技能型等之分。

学校类型定位。我国对高校的分类有多种标准,有的按科研含量和学术水平来分类,如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院校;有的按隶属关系来分类,如部属高校、地方高校;也有按学科含量来分类,故有单科性院校、多科性院校、综合性大学之说。也有按照人才培养类型分类,如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的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校、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的高校。这一定位对于学校确定学科专业结构、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形式等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学校类别定位。在我国高等教育的统计中,把高等学校分为综合大学、理工院校、农业院校、农林院校、医药院校、师范院校、语言院校、财经院校、政法院校、体育院校、艺术院校、民族院校等。在国家制定的评估标准、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中,不同类别的学校在一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个定位要求学校对学校类别作出选择,这一定位对于学校的办学规模、学科专业结构等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学科专业定位。针对服务对象,学校所侧重的学科领域和服务的主要产业或行业。

办学层次定位。办学层次的定位主要是指人才培养的层次。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学历教育中有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专科教育三个层次,在学位教育中有博士、硕士、学士三个层次。这个定位是指学校要在学历或学位的三个层次中选择发展方向,同时选择多个学历或学位层次时,一般也应确定占主导地位的办学层次。

办学形式定位。我国高等教育形式按照教育形式划分可以分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按照学制划分可以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这个定位是指学校要在办学形式上对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全日制、非全日制作出选择,同时选择多种形式时,一般也应明确占主导地位的办学形式。

发展规模定位。这是学校对办学规模做出的界定,是数量目标的定位。学校的规模与结构、质量、效益密切相关。学校要根据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确定一个合适的办学规模,而且为达到这个目标又要确定一个科学的时间表和具体措施。

服务面向定位。服务面向是指一所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范围及层次:其中服务范围是指学校是为行业服务、为区域经济服务还是为全国服务。服务层次是指培养何种类型的人才,即指培养的学生主要从事研究、开发还是从事基层实际工作。我国高等学校基本分为教育部直属、其他部委所属和省属等几种管理方式,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高等学校的管理方式对于生源和学生就业去向以及学校服务范围都有很大影响。这个定位是回答学校服务的地域范围或对象范围(地域指服务全国、地区或地方,对象是指服务的部门或行业),是对毕业生培养层次和就业方向的界定。反映了高校在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职能时所涵盖的地理区域或行业范围。

办学特色定位。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学校与其他学校相比较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办学内涵。高校的办学特色的定位是形成办学多样化的有效途径,是高校在教育市场中具有竞争力的表现。办学特色是有意识的培育出来的,不是随意而成的。

学校的定位要依据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要根据自身条件和发展潜力,要体现自己的特点、个性。不能盲目攀比。

学校规划是学校定位的体现。因此,是专家考察时要重点查阅的材料。学校规划包括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

11.学校自评需要完成哪些内容?

答:1、完成学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填报;2、发布上一年度(或学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3、形成学校自评报告等。

12.什么是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

答: 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就是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按照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把高等学校与本科教学工作密切相关的数据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组织起来,以数字化方式呈现出来,形成系统化的、反映高等学校教学运行状态的数据集。在结构设计上,遵循高等学校教学工作内在规律,按照教学投入、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基本思路,组织教师、学生、条件、专业与课程、教学管理、教学效果等数据群组。在实现方式上,为便于采集,按照高校职能部门的分工特点,分解成师资队伍、教育教学、教育经费、教学科研仪器、教学条件、学生基本情况、学生课外活动、科研情况、学科建设九类数据。每类数据再分解为若干数据采集表,每个采集表包含若干数据采集项。

13.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如何为学校、社会和政府以及评估工作服务?

答: 全国高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以下简称“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设计思路是立足于建设国家高等教育教学基础数据资源,通过信息技术,促进具有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其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服务于学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促进广大高校提高教学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为高校自身教育质量状况监测提供服务。 二是服务于政府,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高校教学工作有关信息,有助于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学校科学管理和常态监控,提高决策的可靠性。三是服务于评估,为评估专家提供参评高校教学相关信息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报告,使评估过程简化,减轻学校准备材料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四是服务于社会,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有关数据向社会公布,为社会公众提供高等教育质量信息资源,为社会公众了解高校教学工作提供服务,促进教育信息公开透明。

14.本科教学审核评估重点考察的内容是什么?

答:审核评估重点考察学校办学条件、本科教学质量与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及运行状况,学校深化本科教学改革的措施及成效。

15.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提高质量上升到关系高等教育生命线的战略高度,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学校基本教学状态数据为依托,以学校自我评估为基础,以教学质量保障能力和水平为主要内容,确保本科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根本地位,本科教学在高等学校中的根本地位,本科人才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根本地位。

16.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的意义与目的是什么?

答:一是督促高校按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办学;二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保障水平;三是引领高校科学定位、分类合作、多元发展、特色办学。

17.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的“五个度”?

 一是学校人才培养效果与培养目标的达成度,二是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三是教师和教学资源对学校人才培养的保障度;四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五是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18.如何考察教学质量控制?

答:(1)是否有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的基本教学文件和基本教学制度,是否制定有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批改作业、答疑辅导、考试等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2)是否注意对学生实际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同时与学校的定位和培养目标相比较进行分析。

(3)教学评估是否有重点。评估的重点应是课程评估、教师授课评估、实验教学评估、学生的学习评估及院系部的教学工作评估等。评估工作要有目的、目标、计划和步骤,认真执行。

(4)是否有一个科学合理、易于操作的评估指标体系、实施办法和相应的奖惩制度。

19.专家组进校考察评估时采用的方式是什么?

答:专家组进校后,对照评估方案的指标体系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进行评估。专家组进校考察评估时采用的是“听、看、查、议”四种方式。

听:认真听取学校领导有关教育工作的汇报,深入课堂听教师上课,召开校领导、教师、中层管理干部、学生座谈会,广泛听取教师和学生的意见。

看:审阅有关资料,考察实验室、图书馆等各种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

查:考察学校图书馆、实验室、教室、计算机房、网络中心、体育场馆、实验室、食堂、学生宿舍等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随机听课;调阅随机抽取的学生毕业论文和实验、实习报告,对学生进行随机性的基本技能、课堂技能和实验实践技能测试,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随机性问卷调查;访问教务处、科研处、计财处等职能部门和部分院系,查阅部分院系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等有关资料和教学管理文件档案,进行个别访谈和专题调研等。通过抽查主要基础课和实践环节的考核、指导情况评价学校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议:评议。

在考察结束前专家组还要给学校主管部门领导、学校领导反馈整改意见

20.专家组考察的主要程序是什么?

(1)阅读自评材料(包括:学校《自评报告》和《数据分析报告》)。

(2)听取学校介绍:学校基本情况,评建工作进展,教学改革建设成果,学校特色等。

(3)实地调研考察:包括现场深度访谈、听课、查阅资料、考察、座谈等。

(4)汇总考察情况。

(5)形成评估结论。

(6)通报评估意见:与参评学校领导通报考察评估初步意见。

(7)反馈评估意见:召开一定范围学校人员参加的通报会,通报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总体评估意见和改进教学工作的建设。

21.专家组进校后考察的主要方法与内容是什么?

答:(1)参观:由专家组提出内容,由学校负责组织、路线安排。考察各类基础设施,公共基础课及主干专业基础课实验室,重点实验室,主要实习基地,图书馆,电教中心,网络中心,多媒体教室,体育场,学生出早操、上晚自习,社团活动,学生宿舍,食堂环境等。

(2)听课:每位专家至少听3-4节课。

A不同类型的课程,如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实验课,学校优秀课、精品课等。

B不同类型教师的课,如老中青年教师,教授、副教授、讲师等。

(3)座谈会:由专家组确定讨论提纲和与会人员名单,时间安排在2小时之内,人数控制在每组6-15人左右。

A召开不同专题的座谈会,如学科专业建设,教学质量自我监控体系的运行,实践教学环节,教学经费及使用,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等。

B召开不同类型人员的座谈会,如老中青教师,教学管理干部,教务人员,学校督导组(或评估办),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优秀教师、学生等。

(4)走访:尽可能对所有的教学基层单位和主要职能部门都安排走访。

(5)查阅资料:参评学校要汇集整理出各方面的资料。

各项指标的评估依据及其支撑材料和补充说明,各类教学文件、会议记录,统计表,学生作业、实验报告,课程设计,教师教学日历,教师讲稿等。

22.本科评估对学生有何影响?

本科评估对于高等教育的促进提高非常明显。本科评估的最大受益者是广大学生。

(1)评估将进一步促使高校加大本科教学的投入,改善校园环境,加强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

(2)评估将进一步促进学校加大师资力量建设、课程建设、学风建设的力度,促进学校提高办学硬件和育人环境,广大学生将会得到更优质的教育。

(3)评估结果将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发展。如果我校此次评估取得好成绩,将会极大提高我校的社会形象和地位,将会进一步增强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求学和送学信心,吸引更多的用人单位来我校招聘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就业层次。

23.学生应该怎样积极参与学校的迎评工作?

全校学生要了解本科评估的目的和意义,要认识到自己是评估的最大受益者。积极参与到学校迎评的各项活动中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展示良好风采。具体来说:

(1)上课状况优良。准时上课,无迟到、早退和旷课现象;上课必须带课本、笔记本和笔,做好笔记;认真听课,杜绝随意说话、打瞌睡、吃东西、接打电话、玩手机等行为。

(2)自习情况良好。无课的同学主动到无课教室、图书馆、实验室、机房学习或自习,确保学习场所人员饱满;能自觉完成作业和其他课外学习任务。

(3)行为文明、形象端庄。学生在校园内全部要佩戴校徽;举止文明,穿着大方得体;男女交往文明、有度、举止文雅;学习场所无抽烟、乱扔垃圾、大声喧哗、打闹等;出入楼门、上下电梯文明礼让;就餐自觉排队,无铺张浪费现象。

(4)努力打造“文明宿舍”,做到宿舍文明卫生、无杂物堆积、被服叠放整齐等。

(5)全面了解评估知识。努力学习《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知识问答》,每位学生都要对评估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准确掌握评估的基本知识。

(6)对学校有高度的认同感。对校史有清楚的了解,知道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目标定位、优势特色和工作亮点,要有“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7)在校园内遇见专家时要主动问好、文明礼让;专家在课堂、食堂、宿舍、图书馆等场合询问时要积极作答,参加座谈会时要积极发言。

(8)了解和专家接触的各种方式。通过宣讲和学习指导,学生对专家进校听课、抽测、座谈、就餐、观看演出、走访宿舍、随机交流等要有充足的准备。

(9)对专家的问题,应对不慌张,出语慎重,回答问题能结合学校和自身特点,有思想、深度和内涵,对于学校的特色、亮点、优势正面客观宣扬;对于不足要从大局出发,回答要从建设性意见和加强提高的角度入手,而不能一味的否定和发牢骚。

(10)随时准备参加专家主持的问卷调查或座谈会,配合学校圆满完成本次评估工作。

24.教育部提出的“十不准”评估纪律是什么?

答: 为了减轻参评学校负担,营造风清气正的评估风尚,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方案调研工作纪律的通知》(高教司函【2009】230号),提出十项纪律要求,这些要求在合格评估全面实施阶段依然有效。“十不准”的具体内容为:领导不迎送专家;不安排各种形式的宴请;不安排接见;学校不召开汇报大会(包括开幕式和闭幕式);不组织师生文艺汇报演出;不在网络和媒体上做宣传报道;不造声势(包括校内张贴欢迎标语、悬挂彩旗等);不送礼物;不超标超规格安排食宿;专家组不组织学生现场考试。

25.国家为什么要设立评估专项经费?

答:为保证评估的公正性和独立性,国家设立评估专项经费。专家组评估考察所有费用(含培训费、交通费、食宿费、评审费、材料费、通讯费等)皆由国家评估专项经费列支,学校不承担相关经费开支。

核发: 点击数:2152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