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4-02]·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等
- [04-24]·关于召开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
- [04-23]·关于召开硕士点筹建工作会的
- [03-13]·关于2017年度年检工作布置会
- [01-15]·关于召开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
- [12-19]·关于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任
学科专业建设是学校提高办学水平、提升办学层次、彰显学校特色、实现培养目标,促进学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客观要求。根据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遵遁教育规律,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数量与质量、近期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形成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和布局对于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特制定《南昌理工学院“十四五”学科专业发展规划》,以引领学校学科专业建设未来五年的建设和发展。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学校围绕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实施本科教学质量提升计划,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强化专业内涵,深化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1.稳步拓展学科门类,学科专业结构更趋合理。学校主动服务区域和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围绕国家和省市重大战略规划,主动对接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和布局。现有本科专业66个,形成了5大专业集群,约60%的专业为我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工科专业所占比例达到42.37%,专业布局更加贴近我省新型工业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
尤其是学校为了更好的服务航空强省战略,成立了航天航空学院和国际飞行学院,开设了直升机驾驶技术、飞行技术、航空航天工程等航空类专业,飞行技术专业被评为省级一流特色建设专业。全资成立了全省首家高校创办的通用航空公司—南昌理工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主运行基地在吉安桐坪通用机场,并先后获得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地区管理局颁发的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证》、CCAR-61部、CCAR-91部和CCAR-141部驾驶员培训资质,是江西省第一家高校取得商业非运输航空运营人运行合格证的高校,完成了一般商业飞行、私用驾驶员执照培训、民航客机驾驶员培训,构建了完整的飞行员培训体系,学校在飞行员培养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
2.重视学科梯队建设,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现有专任教师1394人,外聘教师325人,生师比17.9:1。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443人,占比31.78%;硕士以上学位1095人,占比78.55%,博、硕导169人。教师中有国务院特殊津贴10人,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2人,省赣鄱英才555工程专家1人,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1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省中青年骨干教师19人,省级教学团队2个。现有国家级实训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科学普及教育基地1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人文社科基地1个,校级研究所19个;省部级以上立项680余项,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6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4项,全国重大研编出版项目1项,省级千人计划创新人才长期项目1项;教师共出版专著和教材58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9480余篇,其中中文核心656篇,高水平论文412篇;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奖1项,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江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专利500余项。
3.建设水平不断提升,质量工程项目不断加强。学校十分重视专业建设力度,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教育部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工商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英语、市场营销、艺术设计等6个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飞行技术专业为省级一流特色建设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军事法学等2个专业为“十二五”江西高校重点学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3个专业为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建设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土木工程等3个专业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建设点,网络工程、工商管理等2个专业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省中青年骨干教师15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精品(精品资源共享)课13门,在线开放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40门,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省级以上教学竞赛奖励50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1项,获批省级教研课题54项,教育部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9项。
4.增加学科专业建设投入,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学校占地面积251.5万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70.5万平方米;学校总资产达29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28亿元,建有244个实验室,255个实习实训基地,馆藏图书308万余册,文献资源数据库16个,电子图书1901250册,学校体育教学设施齐全。
(二)存在的不足
1.学科特色不明显,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在一级学科建设层面目前还未形成集群优势,代表学校性质和类型的基础学科相对薄弱;代表学校特色和优势的主干学科方向凝练不够,特色不明显、不突出;代表学科生命和竞争力的支撑学科及交叉学科发展较为滞缓。学科建设目前主要集中在校级层面,省级重点建设及以上学科数量偏少,而且过于分散。新兴学科和交叉性学科的建设力度不足,学科之间关联度不大,学科的综合性不强。学科的人才培养功能虽有一定增强,但学科对专业建设的支撑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新开专业也缺乏学科的有力支撑。学科方向有待进一步凝炼,学科支撑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目前我校 37 个一级学科中,不仅一级学科力量单薄,而且二级学科间相互支撑也不够。66个本科专业数量过多,分布不尽合理。
2.学科平台建设薄弱,资源有待进一步共享。不少学科平台尚处于起步阶段,基础不牢,水平不高,服务学科建设的指向性不明确,难以实现学科资源的共享,难以催生交叉学科的建设和重大项目的研究。
3.学科带头人不足,团队建设有待进一步深化。学科队伍的组织相对松散,学科团队结构不合理,缺乏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科技创新团队,缺乏领军人才。青年教师科研基础相对薄弱,缺乏一批有潜质 的学术骨干,部分学科由于师资力量和研究条件不足,导致学科建设的整体水平不高。
4.学科影响力薄弱,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学科建设工作总体处于培育阶段,学科方向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主导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横向科研项目偏少,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不强,在产业结构调整、主导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参与度还需进一步提升,学科团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5.标志性成果少,科研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学校科研能力和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但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不多,标志性成果缺乏,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数量偏少,成果转化不足,反映出科研实力总体不强。由于经费投入有限、高水平人才引进不足、内在活力激发不够等因素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科研及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二、建设思路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围绕高等教育现代化要求和新时代学校办学使命,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加快一流建设步伐,精准服务国家和区域战略,主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强化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把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一级学科规划、二级学科建设、注重应用研究”的思路,坚持“强化特色,突出重点,优化结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的原则,以提高学科质量为目标,以学科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学科平台建设为载体,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基地,分类指导,分层建设,系统推进,做强优势学科,做大特色学科,发展交叉学科,培育新兴学科,扶持人文社会学科和基础学科,构建以工学为主体,航空为特色,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具有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
(二)建设目标
对接国家和江西省双一流建设战略工程和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突出学科建设龙头地位,推动学科特色优质发展。实施“一流学科建设计划”和“一流专业建设计划”,建设一支适应需求、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学科专业队伍;打造理工结合、文理交融、多学科协调发展、适应行业和区域发展需求的学科专业发展体系;形成一批具有比较优势与鲜明特色的学科专业,力争航空工程、电子信息、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外国语言文学等学科专业进入全省重点建设行列,力争实现硕士学位授权点零突破。
三、建设任务
(一)主要建设领域
1.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建设
紧紧围绕航空特色,适应民用航空专业化增速发展和通用航空“蝶变”式发展需求,大力发展航空学科专业,稳固基础,提升内涵,壮大实力;依托区域资源优势,适应区域产业创新升级需求,巩固发展基础较好的优势学科专业。“十四五”期间,遴选10个左右优势特色学科专业(领域、方向)加强建设。
2.学科专业群建设
依托优势特色学科专业(领域、方向),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基本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结构优化、协调发展的 “高峰”带“高原”式学科群。巩固和加强地方(行业)急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专业,重点建设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专业集群;支持先进制造业和航空产业发展的专业集群;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专业集群;支持文化及创意产业发展的专业集群;支持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专业集群等5个重点学科专业集群,使集群高度契合产业链和创新连。
3.交叉学科专业建设
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结合行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实际,加强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扶持和发展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促进文、理、工、经、管、教、医、艺等学科相互渗透,交叉发展。推进文、理、工、管等学科领域与航空学科,艺术与科技,数据科学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工程,新经济与金融工程等学科专业的交叉建设。
4.新兴学科专业建设
根据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未来发展需求,瞄准新兴产业,加大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等学科专业建设力度,结合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智慧航空和智能制造,大力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型通信、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网络安全等新兴学科。
(二)主要建设内容
1.学科队伍。按学科建设需要引进和培养人才,形成方向明确、层次合理、整体性强、水平较高、较为稳定的学科梯队,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梯次合理,学科组织化水平较高。进一步凝练学科研究方向,加强学科团队建设,打造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团队,每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与校级重点学科至少要凝练出 4~5 个学科研究方向,每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至少要凝练出 3~4 个学科研究方向。以创建省优秀科技创新团队为目标,加大对学校主要学科的科技创新团队培育力度。“十四五”期间,力争获批2—3 个省级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建成 10 个左右校级优秀科技创新团队。
2.学科平台。加强各级各类学科平台内涵建设,努力构建国家、省部、市厅、学校四级科技创新体系。加大现有科技创新平台设备管理力度,使其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以协同创新为引领,整合现有研究所和实验室资源,大力推进省校级协同创新中心、省市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社科研究基地、校企共建实验室等学科基地建设。“十四五”期间,获批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新增省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中心2-3个,新增市级科技和社科研究平台3-4个,新增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3个,产学研合作基地、校政企研究院所25个,形成以省级平台为引领、市级平台为支撑的应用技术大学学术创新体系。已通过考核验收的江西省太阳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力争获得滚动支持。
3.科学研究。适应国家、区域和行业需求,瞄准高层次课题、高水平成果、高级别奖励、高额度经费和高贡献服务“五高”目标,超前谋划,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切实提高科研生产力,产出重大标志性成果,提高学术影响力,提升科研水平,支撑学科发展。“十四五”期间,力争获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200项以上,其中,国家级科研基金项目力争10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5项以上,力争在国家级科研成果奖上实现突破;公开发表专业核心期刊论文 2000篇以上,其中,高水平论文200篇以上;出版学术专著50部以上。
大力推进服务地方行动计划,强化产学研结合,积极承担社会重大咨询项目和企业重大技术攻关任务,推进科研成果社会化、产业化,取得一批具有原创性和重大社会影响的科研成果,“十四五”期间,力争授权专利500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数50项以上;完成科技成果转化20项。使学校真正成为江西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智囊团、助推器和人力资源库。
4.人才培养。追踪对应本科专业招生就业形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锻炼导师队伍。以“十四五”获得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和授权点为目标,着力加强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按照做大、做强、做实的总体发展要求,继续扩大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学科范围和招生人数。“十四五”期间,航空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工程、机械工程、电子信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外国语言文学等重点学科继续做好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工作,进一步加强与省内大学的合作,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逐步完善研究生培养体系,为积极申报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和授权点奠定良好的基础。
5.支撑条件。整合资源,加快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网络信息、实践基地等建设。
6.学科环境。建立健全学科建设内部管理规章制度,调动学科成员参与学科建设的积极性,注重学科团队的和谐稳定。加大学术交流力度,举办高水平学术会议和学术报告,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积极提高学科建设的国际化水平。
四、建设举措
(一)实施学科专业提升工程
实施学科专业提升工程,着力突出特色、增强实力打通专业之间、学科之间的联系,加强学科专业间的交叉、渗透、融合,调整专业布局,形成科学合理、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继续加大特色专业、优势学科建设力度,进一步强化优势学科专业的社会影响,扶持有潜力及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联系密切的学科专业,形成多学科相互支撑、共同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
(二)推进一流学科专业建设
发挥学科综合的优势,通过科学布局和优化配置资源,扶持前沿新兴和交叉学科专业,建立“学科专业特区”,努力促进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培育新的学科专业增长点,投入专项经费,按照统筹学术学位学科与专业学位学科、特色学科与优势学科的建设原则,强化建设航空工程,重点建设机械工程、电子信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外国语言文学和法学,扶持建设建筑与土木工程、金融、工商管理、艺术、文化传播。新增一批省级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力争航空工程、电子信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专业进入省级重点建设行列。
(三)筹备硕士学位点建设
开展学科调研,超前谋划,分类指导,高标定位,全力推进,扎实做好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工作,力争至少1个学科通过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评审。通过与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锻炼提升教师队伍水平,为今后独立培养研究生积累经验,夯实基础。积极探索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新机制和新模式,做大做强做实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加强与联合培养单位的共建力度,争取联合培养单位更多支持,努力实现研究生联合培养方面的全面合作。
(四)培育学科专业优势特色
以申请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整体条件、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及专业点基本条件、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要求等为指针,进一步分析形势,厘清思路,科学运用责任倒逼机制,分解任务目标,责任落实到人,重点建设好若干有望“申硕” 的学科专业,加强支撑学科专业建设,使建设学科专业与支撑学科专业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本着“加强应用、重视基础、突出特色”的思路,不断完善学科专业布局,凝练学科专业方向,培育学科专业特色,构建以优势特色学科专业为重点、以基础学科专业为支撑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构建省、校、院三级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建设体系,有重点、分层次地开展学科专业建设。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对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特色方向进行强化建设,给予重点扶持,通过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带动整体学科专业水平的提高。
(四)加强学科专业梯队建设
以优势特色学科和重点创新平台为依托,大力引进培养千人计划、百千万人才计划、井岗学者等领军人才,加快学科带头人和学科团队培养建设。围绕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需要,科学设定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等学科岗位,修订完善各学科岗位遴选标准和管理办法,建立激励、竞争与约束机制,通过设立学科特区、人才特区等形式,在人力、财力、物力上给予特殊支持,为杰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试行重点学科双负责人制。
强化科技团队建设,形成一批有较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学术团队。积极探索科技人才组织模式,发挥学校特色学科专业的优势,打破现有院系部门间的壁垒,遴选科研创新团队,在国家级项目、省市重大课题项目的科研攻关过程中,大力提高研究队伍尤其是学术骨干的整体学术水平,经过几年的培养,真正形成若干个知识结构与年龄结构合理、学术影响力大、创新能力强的团队。建立“问题导向、任务牵引、产学结合”的区域协同创新团队,形成“领军人物 +创新团队”的学科人才结构,为研究生科研创新指导提供人才保障。
(五)强化学科专业平台建设
围绕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重点建设航空工程、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经济文化等学科专业平台。加大重点学科专业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保证各层次重点学科专业的内涵建设,重点保证“申硕”学科专业和支撑学科专业在人才引进与培养、学科专业平台建设与维持、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学位点建设等方面的资金需求。积极申报建设各级各类创新平台,主动融入各级各类科技创新体系,提高创新平台建设内涵。
(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立足本科生教育,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是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结合自身实际和生源状况,按照办学的服务面向和特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加强素质教育和实践教学为突破口,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和管理制度创新,提高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二是通过不断扩大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逐步积累研究生培养经验,形成比较科学合理的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以提高研究生联合培养质量为目标,狠抓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积极探索研究生联合培养新方法、新途径,建立健全信息畅通、运转协调的联合培养管理机制,提高研究生联合培养水平。“十四五”期间,新增联合培养研究生导师10—20名,联合培养研究生15—20名。
五、建设保障
(一)投入保障
拓宽建设资金筹措渠道,不断加大学科建设经费的投入力度,设立学科专业建设专项基金,每年投入经费不少于1000万元,支持学科专业队伍、科学研究、条件建设、学术交流等建设;大力优化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的学术队伍,资助学科专业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学科专业骨干开展科学研究;除学校投入的各项专项经费以外,各二级学院应积极争取相关行业、地方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共建经费,确保学科专业建设规划顺利实施,保障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
(二)体制保障
以学科建设为主线,用学科的系统观念和学术的质量意识统领教学科研工作。根据教学科研、人才队伍等学校主要工作的内在联系,找准主要矛盾,理顺工作关系,用系统的方法统筹安排,正确处理重点与一般、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科系统的整体功能。一是建立富有活力的人才资源管理机制。二是改革教学、科研的组织形式,发挥学术委员会职能,不断提高学术管理的科学性、规范化。三是通过改革,建立和完善学科专业负责人制度,赋予学科专业负责人、学科专业带头人应有的人、财、物支配权。四是以目标管理为导向,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建设目标责任制、考核和激励约束等机制。
(三)条件保障
一是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高度重视公共服务体系的制度建设,建立运行高效、充满活力的公共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地提升服务层次、质量和水平。二是重视资源共享。以“调整、增补、改造、共享”为原则,充分挖掘现有资源潜力,建设校级教学科研资源共享平台,更好地满足学科专业发展和研究生培养需要。三是以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建设为重点,投入专项经费用于图书资料、信息资源、网络平台、仪器设备和教学科研用房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改善教学、科研和学习环境,满足学科专业建设发展需要。
(四)组织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逐步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的学科专业管理体系和制度,确保学科专业建设顺利进行。一是强化校学科专业建设领导小组的工作,学科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并统一组织全校的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工作。各单位设立学科专业建设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本单位的学科专业建设工作,形成全校统一的学科专业建设指挥管理体系。二是落实工作职责,强化目标管理。不断完善管理机制,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学科专业建设快速发展。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在进一步完善并严格履行学科专业建设规章制度的同时,适时制订相关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学科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四是加强学风建设。注重师德修养,恪守学术道德,反对学术腐败,杜绝学术不端。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